
一、选择题 选择题主要考查对知识点的理解深度和明确程度。这部分题目有四个选项,可采用以下方法答题: 1、比较法:将四个选项相互比较,分析它们之间的差异与联系,结合所学知识,判断出最符合题意的选项。比如在考查教育方法的选择题中,对比不同教育方法的特点、适用范围等,找出正确答案。 2、推理法:依据题干所给信息,运用逻辑推理,从已知条件推导出未知结论,进而确定正确选项。例如,题干描述了某种教育现象,通过对该现象的分析推理,选择与之对应的教育原理选项。 3、排除法:先排除明显错误的选项,缩小选择范围,提高答题准确率。有些选项可能与所学知识相悖,或者不符合教育常识,可直接排除。 二、辨析题 辨析题要求判断观点的正误并说明理由。解答此类题有两种情况: 1、会的题目认真辨析:先明确判断题目观点是正确还是错误。然后根据题目的关键词,阐述其含义、内容等。 2、不会的题目全选错或对:注意千万不能一对一错地随意判断,因为全部选错或对,还有一定概率蒙对部分答案,若随意判断,可能刚好全错。 三、简答题 简答题要求列出主要观点及内容层次,无需过多论述解释,回答要言简意赅。答题时要注意: 1、要点明确:认真审题,确定题目考查的知识点,将相关要点清晰罗列出来。例如,题目问 “简述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”,回答时直接写出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、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、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、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这几个要点。 2、条理清晰:可以用序号或小标题的形式,将各个要点分开,使答案看起来条理分明,方便阅卷老师查看。 四、案例分析题 案例分析题综合性较强,考查对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。解答此类题需经过以下四步: 1、审题: 仔细阅读案例,了解事件的经过及结果,不放过题中任何一个信息。案例通常包含错综复杂的事实和人物关系,要梳理清楚。找出案例中存在的不合理问题。 2、析题: (1)将问题进行分类,判断是教师错误还是学生错误,属于思想品德类问题还是教育教学类问题。 (2)分析问题形成的原因。从多个角度思考,如学生的心理特点、教师的教育理念、家庭环境影响等。 (3)回忆有关的心理学、教育学正面理论。 3、答题: (1)先用一句话概括问题的实质,做到开门见山,简单明了。 (2)谈问题原因时要视野开阔,从多角度根据相关原理进行阐述,简要说明原理的大意即可。比如分析上述案例中教师未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原因时,可以从教师教育观念陈旧、教学方法单一等方面,结合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理念进行说明。 (3)分析说理,列出案例中的事实与原理对照,衬托前面的结论。 (4)最后通过总结再次强调观点,如 “综上所述,教师应更新教育观念,改进教学方法,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,以提高教学效果”。 (5)再审题:检查自己回答的论点是否切合题意,论点可多不可少。确保对案例的分析准确无误,回答完整全面。
|